Yulania liliiflora)和白玉兰(Yulania denudata)是木兰科玉兰亚属中非常著名且观赏价值极高的两种植物,常被混淆。它们在形态学和分类学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两者的详细对比分析:
一、 形态学差异对比
植株类型与大小:
- 紫玉兰: 通常为大型落叶灌木,有时可长成小乔木状。株型相对紧凑,高度一般在2-4米左右,很少有超过5米的。分枝多从基部分出。
- 白玉兰: 落叶乔木。株型相对高大开张,成年树高度可达10-15米,甚至更高。主干明显,树冠呈宽卵形或广卵形。
树皮:
- 紫玉兰: 树皮颜色较深,常呈灰褐色。相对光滑,但老枝上可能有浅纵裂纹。
- 白玉兰: 幼树树皮灰白色,相对光滑。老树树皮颜色加深,呈深灰色或灰褐色,粗糙,常有不规则的深纵裂纹。
枝条:
- 紫玉兰: 小枝相对较细,常呈紫褐色或绿褐色,无毛或幼时被短柔毛。
- 白玉兰: 小枝相对粗壮,显著特征是冬芽和幼枝密被灰黄色或淡黄褐色长绒毛(这是重要鉴别特征)。
叶片:
- 紫玉兰:
- 叶形:倒卵形、宽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 大小:长8-18厘米,宽3-10厘米。
- 叶尖:急尖或短渐尖。
- 叶基:楔形,沿叶柄下延。
- 叶缘:全缘。
- 叶面:深绿色,无毛或幼时沿中脉有短柔毛。
- 叶背:淡绿色,沿脉有短柔毛。
- 叶柄:较短,长1-2厘米,带紫色。
- 白玉兰:
- 叶形:宽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
- 大小:较大,长10-18(25)厘米,宽6-12(15)厘米。
- 叶尖:宽圆、平截或微凹,具短急尖(即有个小凸尖)。
- 叶基:楔形或宽楔形。
- 叶缘:全缘。
- 叶面:深绿色,初被柔毛后脱落。
- 叶背:淡绿色,沿脉上被柔毛(幼时尤其明显)。
- 叶柄:较长,约1-2.5厘米,被柔毛。
花(最重要的观赏和鉴别特征):
- 开花时间与叶:
- 紫玉兰: 花叶同放或稍晚于叶开放。花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南方可能更早)。
- 白玉兰: 先花后叶。花期较早,常在2月下旬至3月(南方)或3月至4月(北方),花谢后才展叶。
- 花蕾:
- 紫玉兰: 花蕾卵圆形,外被淡黄色绢毛。
- 白玉兰: 花蕾(冬芽)显著特征:大型,卵圆形,密被灰黄色或淡黄褐色长绒毛。
- 花着生位置:
- 紫玉兰: 花通常单生于枝条顶端。
- 白玉兰: 花单生于枝顶。
- 花被片:
- 紫玉兰:
- 数量:9-12片,但常有部分退化或萼片状。
- 形态:外轮3片常呈萼片状,披针形,绿色或带紫绿色,长约为内轮花瓣的1/3,常早落。内2轮6-9片为花瓣,外面紫色或紫红色,内面白色,长圆状倒卵形。
- 大小:花瓣长8-10厘米。
- 白玉兰:
- 数量:9片(有时可达12-15片),通常为纯白色花瓣状,基部常带粉红色(尤其是花蕾期和初开时)。
- 形态:花被片相似,均为花瓣状,纯白色,基部有时带粉红色。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
- 大小:较大,长7-10(12)厘米。
- 花色:
- 紫玉兰: 外紫(红)内白,整体观感为紫色或紫红色。
- 白玉兰: 纯白色(基部偶有淡粉红色)。
- 花形与姿态:
- 紫玉兰: 花朵相对较小,直立或稍下垂。
- 白玉兰: 花朵硕大,直径可达12-15厘米,盛开时如白莲,亭亭玉立,有芳香。
果实(聚合蓇葖果):
- 紫玉兰: 聚合果圆柱形,长7-10厘米,常因部分心皮不育而弯曲。成熟时深紫褐色或褐色。蓇葖果近圆球形,顶端具短喙。
- 白玉兰: 聚合果圆柱形,长12-15厘米,直径3-5厘米。成熟时褐色,蓇葖果厚木质,顶端具向外弯的喙。通常比紫玉兰的果实更大、更直。
二、 分类学特征对比
学名与分类地位:
- 紫玉兰:
- 学名: Yulania liliiflora (Desr.) D.L.Fu
- 异名(常见旧名): Magnolia liliiflora Desr.
- 科属: 木兰科 (Magnoliaceae) > 玉兰亚属 (Subgenus Yulania)
- 种加词含义: liliiflora 意为“像百合花一样的”,指其花形。
- 白玉兰:
- 学名: Yulania denudata (Desr.) D.L.Fu
- 异名(常见旧名): Magnolia denudata Desr.
- 科属: 木兰科 (Magnoliaceae) > 玉兰亚属 (Subgenus Yulania)
- 种加词含义: denudata 意为“裸露的”,指其花先于叶开放,开花时枝条光秃无叶。
分类学关键特征:
- 玉兰亚属 (Yulania) 的共同特征: 花被片通常相似(均为花瓣状),或外轮花被片有时稍小或萼片状;花芽包于1枚佛焰苞状托叶内;托叶脱落后在枝上留下一环状托叶痕。
- 紫玉兰的独特性状:
- 灌木状。
- 花叶同放或稍晚于叶。
- 花被片显著分化:外轮3片萼片状,小而常早落;内轮花瓣状,外紫内白。
- 小枝通常无毛或仅幼时被短柔毛(无显著长绒毛)。
- 叶柄较短。
- 白玉兰的独特性状:
- 乔木状。
- 显著先花后叶。
- 花被片9(-15)片,纯白色(基部偶带粉红),形状大小相似,均为花瓣状。
- 幼枝及大型花芽(冬芽)密被灰黄色或淡黄褐色长绒毛(核心鉴别特征)。
- 叶柄较长。
命名争议与杂交起源:
- 紫玉兰: 是原生种。它被认为是许多重要园艺杂交玉兰品种的亲本之一,最著名的就是二乔玉兰 (Yulania × soulangeana),它是紫玉兰 (Y. liliiflora) 和白玉兰 (Y. denudata) 的自然杂交种。
- 白玉兰: 也是原生种。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重要的杂交亲本。
- 注意: 市场上常将二乔玉兰(花瓣外紫内白,但花被片分化不如紫玉兰明显,常为小乔木,花叶同放或稍晚)误称为“紫玉兰”,这是不准确的。真正的紫玉兰是灌木。
总结表 (紫玉兰 vs. 白玉兰)
特征
紫玉兰 (
Yulania liliiflora)
白玉兰 (
Yulania denudata)
植株类型
大型落叶灌木 (偶小乔木)
落叶乔木
株高
2-4米 (较少超过5米)
10-15米 (或更高)
树皮
灰褐色,较光滑
幼树灰白光滑;老树深灰/灰褐,深纵裂
幼枝/花芽毛
无毛或幼时短柔毛
密被灰黄/淡黄褐色长绒毛 (关键特征)
开花与叶关系
花叶同放或稍晚于叶
显著先花后叶
花期
稍晚 (3月下旬-4月)
较早 (2月下旬-4月,因地而异)
花着生
单生枝顶
单生枝顶
花被片数量
9-12片 (部分退化)
9片 (可达12-15片)
花被片特征
显著分化:外轮3片萼片状,小,常早落;内轮花瓣状,
外紫内白
相似:9片纯白花瓣状 (基部偶带粉红)
花色
紫色/紫红色 (外紫内白)
纯白色
花大小
相对较小
硕大 (直径常12-15厘米)
芳香
通常无或微香
常有明显芳香
叶片大小
较小 (长8-18cm, 宽3-10cm)
较大 (长10-25cm, 宽6-15cm)
叶尖
急尖或短渐尖
宽圆/平截/微凹 + 短急尖
叶柄
较短 (1-2cm),常带紫色
较长 (1-2.5cm)
果实 (聚合果)
圆柱形,常弯曲 (7-10cm)
圆柱形,较直大 (12-15cm)
分类学地位
原生种 (玉兰亚属)
原生种 (玉兰亚属)
重要亲本
是 (如二乔玉兰亲本之一)
是 (如二乔玉兰亲本之一)
核心鉴别要点总结:
植株形态: 灌木 (紫) vs. 乔木 (白)。
花叶顺序: 同放或稍晚 (紫) vs. 先花后叶 (白)。
幼枝/花芽毛: 无显著长毛 (紫) vs.
密被长绒毛 (白 - 最关键)。
花色与花被片: 外紫内白,花被片分化明显 (紫) vs.
纯白,花被片相似 (白)。
通过以上形态学和分类学特征的详细对比,可以清晰地区分紫玉兰和白玉兰。在园林应用中,注意不要将常见的杂交种二乔玉兰误认为是紫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