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违反中国法律的行为。无论2025年政策是否有微调,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是法定的强制性义务。
以下是你可以采取的维权步骤:
📍 核心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存住房公积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第46条明确了此种情况下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适用情形。
🛠 维权步骤
📍 第一步:尝试内部沟通(可选,但建议先尝试)
与HR/财务部门沟通:首先,礼貌但明确地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或负责薪酬福利的负责人询问为何未缴纳五险一金,要求公司依法补缴。保留沟通记录(邮件、微信、录音 - 录音需注意合法性,最好在告知对方的情况下进行)。
与直属上级沟通:如果HR无回应或推诿,可以向你的直属领导反映情况,说明这是你的合法权益,希望得到解决。
📍 第二步:收集和保存关键证据
- 劳动合同:证明你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 工资支付凭证:银行流水、工资条(需显示应发工资、实发工资)、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等。这是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数额的最重要证据之一。
- 工作证明:工牌、工服、打卡记录、工作邮件、工作群记录、公司系统登录记录、工作成果文件等。
- 沟通记录:与公司沟通要求缴纳五险一金的记录(邮件、聊天记录、录音等)。
- 社保/公积金查询记录:去当地社保局/公积金中心官网或柜台查询打印的未缴纳记录。部分地区APP(如支付宝、微信城市服务)也可查询。
📍 第三步:向相关政府部门投诉举报(最常用、最有效途径)
社会保险(五险)投诉:
- 受理部门: 公司注册地或实际用工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社局),具体是其中的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稽核部门或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 方式:
- 电话举报: 拨打全国统一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电话 12333。
- 网上举报: 登录当地人社局官网或政务服务网,找到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入口。
- 现场投诉: 携带收集好的证据材料,前往人社局窗口现场投诉举报。
- 要求: 要求人社局责令公司限期补缴你工作期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公司和个人应缴部分,个人部分可能需要你配合补缴给公司)及滞纳金(由公司承担)。
住房公积金投诉:
- 受理部门: 公司注册地或实际用工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方式:
- 电话举报: 拨打全国住房公积金热线 12329。
- 网上举报: 登录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
- 现场投诉: 携带证据材料前往公积金中心窗口投诉。
- 要求: 要求公积金中心责令公司限期补缴欠缴的住房公积金(包括公司和个人应缴部分)。
📍 第四步:申请劳动仲裁(核心法律救济途径)
- 适用情形:
- 向行政部门投诉后,公司仍拒不补缴。
- 你因公司不缴社保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N个月工资)。
- 其他与未缴社保公积金直接相关的劳动争议(如因未缴社保导致无法享受医保报销等造成的损失赔偿)。
- 受理机构: 公司注册地或实际用工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 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注意: 对于持续性的违法行为(如一直不缴纳社保公积金),时效问题相对复杂,一般认为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终止后一年内提出均可,但越早提出越有利。
- 仲裁请求:
- 确认劳动关系(如果证据不足)。
- 裁决公司为你补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通常需先由行政部门处理,仲裁主要处理经济补偿和赔偿)。
- 裁决公司支付因未依法缴纳社保导致你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N个月工资)。
- 裁决公司赔偿因未缴社保(特别是医保)给你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如本应报销的医疗费)。
- 程序: 提交仲裁申请书(写明事实、理由、请求)及证据副本。仲裁委立案后会组织调解或开庭审理,最终作出裁决书。
📍 第五步:提起诉讼
- 如果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公司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诉讼程序相对复杂,建议咨询或聘请律师。
📌 重要注意事项
证据为王: 整个维权过程的核心是
证据。务必在离职前或维权开始时就系统性地收集和保存好所有能证明劳动关系、工资水平以及公司未缴纳事实的证据。没有证据,维权将非常困难。
时效意识: 劳动仲裁和诉讼都有时效限制(通常1年),务必及时行动。对于持续未缴的情况,虽然时效计算有特殊性,但
拖延太久可能导致关键证据灭失或增加维权难度。
匿名举报: 向人社局或公积金中心投诉举报时,可以要求保密个人信息,降低被公司针对的风险。
补缴计算: 补缴金额是根据你历年实际工资基数计算的,并包含滞纳金(由公司承担)。个人应缴部分最终需要由你个人承担(补缴时需交给公司或指定账户)。
经济补偿金: 这是你的一项
重要权利。如果你是因为公司不缴社保而
主动辞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8条,你有权要求公司支付N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N=工作年限)。这是除了补缴之外,对劳动者非常重要的保障。
成本考量: 维权需要时间和精力成本。评估自己的情况(工作机会、证据充分性、维权决心等)。如果金额不大或工作难找,可能需权衡。但
维护自身法定权益是正当且受法律保护的。
政策连续性: 虽然2025年可能会有一些具体政策细节的调整(如缴费基数上下限、费率微调等),但
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法律强制性规定不会改变。维权的基本法律依据和途径是稳定的。
税务代征: 目前大部分地区社保费已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这通常意味着征管力度更强。向税务部门(12366)举报也可能有效,但主要渠道还是人社局和公积金中心。
📣 总结
遇到公司不缴五险一金,不要沉默。核心步骤是:收集证据 → 向人社局(社保)和公积金中心投诉举报 → 必要时申请劳动仲裁(尤其主张经济补偿金)→ 对仲裁不服可诉讼。2025年,国家对于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保护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法律是你最坚实的后盾。行动越早,掌握的证据越多,维权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感觉复杂或遇到阻力,及时寻求当地工会、法律援助中心(12348)或专业劳动法律师的帮助。💪🏻